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單親女孩遭男友劈腿 患異性社交恐懼症欲出家

 男朋友“腳踏三條船”,身邊的校園戀情多以分手告終,這讓研二女生思奇(化名)無法相信愛情,決定遠離紅塵。近日,在母親張女士的陪同下,25歲的思奇來到黑龍江心理諮詢師協會,向專家講述了她的故事。

  女研究生:曾經的男友讓我噁心

  “剛上大學那會兒,我認識過一個男生,每次見面,他都對我毫不關心,連吃頓四十多塊錢的烤串都要AA。每次看我,他那眼神兒都色迷迷的,讓我噁心,沒多久我們就分手了。大學期間,我看著身邊的校園戀人紛紛分手,覺得一個人沒什麼不好。久而久之,每當和男生接觸,我就厭惡,甚至說話結巴、四肢緊張。上了研二後,媽媽總催我找男朋友,多次安排相親。”思奇說。

  在母親和好友的勸說下,思奇開始在朋友、同學中選男友,“智明是我的研究生死黨,為人仗義,很會照顧人,我向他表白後,我們開始了交往。”和許多大學生戀人一樣,占座、抄筆記、打飯……一段時間,思奇曾認為智明就是她的終身伴侶。“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同學說他在別的學校還有兩個女朋友,我就徹底絕望了。”思奇說。

  單親媽媽:男的沒有好人

  “我真應該堅持自己的看法,男的沒有好人,我不能讓他們在我眼前徹底消失,只能遠離他們,所以我決定出家。”聽到思奇的這番話,她的母親張女士後悔地說:“這都怪我。”

  原來,張女士是單親媽媽,從小就教育思奇“男的不可信”,一定要選一個靠得住的人做伴侶,可沒意識到女兒在異性交往方面的能力為零,“我對她的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讓她好好找對象,卻沒和她說清楚應該怎樣找。現在她天天把自己關在屋裏,不說話,不吃飯,還說想出家,急死我了。”

  心理專家:多參加社團活動 多與人溝通

  黑龍江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秘書長、醫學博士張瑞生坦言,思奇這是異性社交恐懼症,內心深處排斥跟異性或陌生人相處,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在陌生環境同陌生異性接觸時,不自在感極為嚴重。針對這樣的人,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療法。

  首先,從家庭結構系統入手。家庭成員(尤其父母)的婚姻態度、性道德是關鍵。張女士應從小給思奇建立家庭理念,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性道德理念。

  其次,要分析父女關係是否恰當。要從心理上端正看待異性家族成員的態度,女孩不要和父親太親昵、太疏遠,因為女孩對異性的認知,往往是從父親開始的。

  第三,和異性的接觸可以循序漸進。先通過參加群體活動開始,男女混合的社交氛圍容易幫助克服社交中產生的不自在感。思奇應主動參加社團活動,多與人溝通。(見習記者李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