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約翰.施特勞斯《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圓舞曲以描繪維也納四郊美麗如畫的景色和民間韻律而征服聽者。這首樂曲猶如一幅以維也納近郊森林作為背景的風俗性的畫卷。其中對森林情景、舞蹈場面描繪得有聲有色,可以說,這是一首標題形象鮮明生動的,別開生面的音詩。

全曲由序奏、五首小圓舞曲和結尾組成。序奏比較長,速度緩慢,開始是由單簧管在圓號的襯托下吹奏出具有民間風情的牧歌旋律,表現出平靜的田園氣氛。

隨後音樂轉到G大調,由大提琴奏出優美抒情的第二段。

序奏的第三段是用奧地利民間樂器齊特琴演奏的。齊特是奧地利提羅爾山區的一種多絃樂器,用它獨奏,賦予旋律濃郁的鄉間色彩,因它是那樣的甜美、抒情、樸實,隨後由樂隊演奏圓舞曲節奏型,表現了大地復蘇,森林充滿生機的情景。

接著的五支圓舞曲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更迷人,表現出處處充滿著抒情詩般的溫柔和旺盛蓬勃的朝氣。第一圓舞曲速度中庸,甜美深情。

第二圓舞曲的主題是奧地利民間的連德勒舞曲,純樸、輕快。

第三圓舞曲先在bE大調後轉入bB大調,先由第一小提琴演奏出輕巧活潑的旋律,小號等管樂器隨之加入,表現人們歡樂歌舞的愉快心情。

第四圓舞曲bB大調第一主題旋律在中音區有較強的歌唱性和旋轉性。

第五圓舞曲是全曲的高潮,第一主題輕快、活潑;由大提琴和低音樂器從容不迫地演奏。

尾聲用前面幾個圓舞曲素材編成,仿佛讓人們再一次回顧維也納森林裏的各種景象,音樂在熱烈歡樂的氣氛中形成全曲的高潮。最後再以“齊特”琴的一段獨奏作為全曲的結束,以與序奏頭尾呼應,把人們帶回維也納鄉間和平、美好的境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