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情榜」中有六十名女子嗎?

  金陵十二釵的冊子第五回中寫到正冊、副冊、又副冊三等。正冊十二釵全寫齊了,且各有曲子;副冊僅舉香菱一人;又副冊寫了晴雯、襲人二人,余未提及。同時,已寫的也都沒有明說是誰。脂批中多次提到小說原稿的末回是「警幻情榜」,榜上備列了她們的名字。按理只有三十六個女子是入冊子的,然而,有的紅學家以為不止此數,冊子也不止三等。他們說,十二釵冊子應分「正」、「副」、「又副」、「三副」、「四副」五等,共計六十人。胡適還以為「情榜」「大似《水滸傳》的石碣,又似《儒林外史》的幽榜」(《跋乾隆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鈔本》)。這一說法雖似有據,實則大成問題,我們不能不加以辯正。
  金陵十二釵的冊子只有三等,決沒有五等,這在小說第五回中是有明文交待的:寶玉問道:「何為『金陵十二釵正冊 』?」警幻道:「即貴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故為『正冊』。」寶玉道:「常聽人說金陵極大,怎麼只十二個女子?如今單我家裡,上上下下就有幾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貴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下邊二廚則又次之,餘者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寶玉聽說,再看下首二廚上果然寫著「金陵十二釵副冊」,又一個寫著「金陵十二釵又副冊」。
  除了這三等外,「餘者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這不是說得明明白白的嗎?怎麼會到末回又添出「三副」、「四副」兩等來呢?難道警幻說過的話不算數?再說,「又副冊」寫到的已經都是丫頭了,冊子既是「擇其緊要者錄之」,那麼,歸「薄命司」的有十二個丫頭作代表也差不多了,再添二十四個丫頭又有什麼必要呢?甲戌本《石頭記·凡例》鉤玄甚細,又多方遮飾小說真意,決非與作者沒有關係的後人妄增,它提到「金陵十二釵」時也只說「上、中、下女子」,與小說中警幻所說「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終身冊籍,令彼熟玩」之語相合。可見,五等列名之說不可輕信。
  「五等說」之產生,其源蓋出於兩條脂批:
  1庚辰本(戚序本略同)第十七、十八合回出妙玉時,有雙行夾批(誤字校改)說:「妙卿出現。至此細數十二釵:以賈家四艷再加薛、林二冠有六,去秦可卿有七,再鳳有八,李紈有九,今又加妙玉,僅得十人矣。後有史湘雲與熙風之女巧姐兒者共十二人。雪芹題曰:《金陵十二釵》,蓋本宗《紅樓夢十二曲》之義。後寶琴、岫煙、李紋、李綺,皆陪客也,《紅樓夢》中所謂副十二釵是也。又有又副冊三斷詞,乃晴雯、襲人、香菱三人而已,余未多及,想為金釧、玉釧、鴛鴦、茜雪、平兒等人無疑也。觀者不待言可知,故不必多費筆墨。」
  2緊接上批,又有硃筆眉批說:「樹處(誤字,後詳)十二釵總未的確,皆系漫擬也。至末回『警幻情榜 』,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諱。壬午季春。畸笏。」
  「五等說」的唯一根據,便是畸笏叟批語未了的那一句話,這裡不是明說有「正」、「副」、「再」、「三」、「四」五等嗎?其實這是誤解。畸笏叟的眉批是針對上面雙行夾批「總未的確」之處而言的,指出作夾批者之所以言之不確,是由於未及看到末回「情榜」,只憑主觀「漫擬」。然而,我們知道,夾批所列的正冊中的十二釵並不是「漫擬」(後來的老紅學家中「漫擬」錯的倒不少),十二個女子的名字完全對,毋需等到末回才能知道。又副冊是丫頭,除晴雯、襲人外,所舉如金釧、玉釧、鴛鴦、茜雪等人,大體也只能在這一冊之中。若對這兩冊而言,畸笏之批未免有點無的放矢。只有副冊才有「總未的確」之處,作夾批者以為這一冊「皆陪客也」,這就不確切。香菱在小說中是首先出場的人物,且有象徵性,寫到她的筆墨甚多,她的重要性並不次於迎、惜等人,而入副冊,(夾批說她在「又副冊三斷詞」中,可能是誤記,因為甲戌本第三回眉批說「甄英蓮乃副十二釵之首」,這與第五回中寫到的情況完全符合。俞平伯先生據此以為寫香菱時,「副冊」前「誤」或「漏」了一個「又」字,「實在她是又副冊裡第三名」。這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小說明明寫寶玉擲下原先一本,又去開廚,另拿一本,若香菱是又副第三名,豈有與晴、襲二人不在同一本冊子、同一個廚子裡之理!作夾批者把香菱也當作是又副冊中人,副冊的依據自然就沒有了,於是只好自定「陪客」標準,「漫擬」名單了。)晴、襲等人也比紋、綺等重要,而入又副冊,可見作者主要還是按照人物的身份、地位來分等的。如果入副冊者身份、地位的貴賤都與香菱相仿,怎知其餘的不是尤二姐、尤三姐、秋桐、嫣紅、佩鳳、偕鸞一類人物呢?所以,夾批中「漫擬」屬於副冊的四人,即寶琴、岫煙、李紋、李綺就有可能都是「擬」錯的。畸笏說「總未的確」的,也正是指這四個人。
  這裡,關鍵在他批語開頭被抄誤的、因而不可通的兩個字:「樹處」。周汝昌同志以過錄的靖藏本批語互校,以為「樹」是「前」的草書形訛,我以為「前」也還是訛字,它是「副」字的形訛,「處」則是「冊」的訛寫。「副冊引十二釵總未的確,皆系漫擬也……」這就對了。畸笏的批語實在是說,夾批中漫擬的副冊四人是不確的,只有看到末回方知副冊之中第一、二、三、四名的芳諱。不過,他用了「正副(實即「首副」之意)、再副及三、四副」等易滋混淆的名稱,又沒有標點,就更容易產生歧義,即把「正副」當作「正」、「副」兩冊,把「再副」等同於「又副冊」,加上「三副」、「四副」,豈不就成了冊有五等、人有六十了麼?一般讀者忘了小說正文所述,單看脂批,發生誤解,是不足為怪的。不過,我們那些說自己是用「科學方法」研究《紅樓夢》、「處處存一個搜求證據的目的,處處尊重證據」的紅學家,居然連小說明文的「證據」都不去「搜求」,卻由抄誤的脂批引起了「五等分」錯覺,這實在是令人遺憾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