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說的傳統釣包括鉤墜一體的朝天鉤釣組也包括鉤墜分離的鉛墜觸底釣組。對於無腦線的朝天鉤釣組本文不做討論,這裡主要說一說鉛墜觸底釣組的腦線選擇。
傳統釣的腦線選擇通常要比台釣短,這是由於魚吸食鉤餌時需要帶動觸底的鉛墜才能引發浮漂的動作,選擇短腦線就要比長腦線釣組反應靈敏。
傳統釣腦線長度從2CM~5CM不等。2厘米長度的腦線,由於主線容易碰在魚鼻子上,或鉛墜的阻力,費了很大勁吞到餌的魚,又警覺地棄餌而逃。為克服此弊,將腦線加長到了3厘米,魚吞餌後要遊走,也因鉤墜的阻力,吐餌而去。將腦線加長到5厘米並用空心墜能沿主線自由移動,吞鉤棄餌的現象就不見了,送漂反應靈敏。
另外在垂釣時選擇腦線的長度,必須因地制宜,適合垂釣水域、地形的實際情況。在流速較快的江河中垂釣,魚有搶餌的特點,腦線宜長不宜短。在靜水或深水中施釣,魚有安全感,有品嚐餌的特點,腦線宜短不宜長。在清澈見底的淺灘垂釣,魚也常搶食,腦線要適當長點。而在混濁的水域垂釣,魚亦有品食習性,腦線宜短。初春和深秋宜短,而夏、秋二季垂釣,腦線則宜長。在有雜草或其他障礙物的水域垂釣,腦線宜短,而在無任何障礙物的水域垂釣,腦線宜長。究竟腦線多長為度,多短為宜?這既有客觀標準,也要看每個人的習慣。如江南人,特別喜愛無腦線或腦線極短的朝天鉤。從實踐中發現,在無任何障礙物的水域進行垂釣,還是長腦線、雙鉤為好,只要浮漂出現下頓和上送現象,提竿十拿九穩能上魚,同時還能解除短腦線、反應特別靈敏所造成的精神緊張。 |